南京市第十四中学

人气指数:76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18 03:33
网站介绍

南京市第十四中学的官方网站为大家展示了学校实时的新闻消息以及学校概况,全都是官方的消息哦。学校的前身为南京私立浦口六艺中,校址在浦口老江口。1947年8月开始筹建,1948年9月1日开学。1952年12月6日改私立为公办,命名为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属市领导,并搬迁到现校址。1956年6月12日改名为南京市第十四中学。近六十年来,校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不断调整、充实、提高。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建成了一所较大规模的现代化的三星级中学。

学校历史进程:

南京市第十四中学的前身为南京私立浦口六艺中,校址在浦口老江口。1947年8月开始筹建,1948年9月1日开学。

1952年12月6日改私立为公办,命名为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属市领导,并搬迁到现校址。1956年6月12日改名为南京市第十四中学。

近六十年来,校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不断调整、充实、提高。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建成了一所较大规模的现代化的三星级中学。

南京市第十四中学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5194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313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2%,校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草长莺飞,环境优美而幽静,是理想的读书胜地。

学校教学设施,高中教学楼、初中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楼、宿舍楼、行政楼、艺术楼鳞次栉比,塑胶跑道、网络教室、电子备课室、阅览室、学生宿舍、食堂一应俱全,接通了宽带网,建成了校园网,每间教室可通过闭路电视系统接通因特网,学生足不出户即可知晓天下大事,使你更多地感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免费尽享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学校高中班30个,学生1300人,教职工130人,其中,高级教师30多人,市、区学科带头人10人,市、区代秀青年教师10多人,硕士生10人。学校管理严而有序,教师队伍总体素质高,责任心强,教育教学质量较高,近几年高考升学率约80%,每年教有不少学生考入重点大学。

学校教学理念:

南京十四中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形成了文明、团结、勤奋、开拓的校风,严、实、精活的教风以及认真、求实、虚心、创新的学风。取得较好的办学效果。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大中师生以坚定的步伐,努力实现把学校办成校风优良、设施、管理科学、质量较高的重点中学目标。迈入新世纪的十四中学,迎着灿烂的朝阳,阔步奔向美好的明天。

南京市第十四中学校园文化:

办学理念:潜质教育

培养目标:全面发展 艺体见长

校 训:持志养气

校 风:自强 协作 进取 和谐

学 风:主动 勤奋 渐进 创新

教 风:严 实 精 活

学校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浦园路5号

学校师资建设:

国家兴旺发达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希望在于教师。从“三个面向”的战略高度,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南京市跨江发展战略、建教育创教育名城的目标;落实学校“以人为本,激励创新,为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具有优良师德、人文素养和现代教育教学意识与能力的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特制定此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照市教育局“十一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及我校的“十一五”规划,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为根本,以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为重点,突出骨干教师培训,实施人才战略,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结构合理,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目标与任务

1、 加强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突出师德、师风、师魂建设,开展各种活动,弘扬教师主体精神,做到“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2、实施“一二五十”工程和高层次教师培养计划

根据市新一轮“四五园丁工程”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实施本校“一二五十”工程,即经过五年努力,培养产生1名南京市名师,市学科带头人2人以上,市教学骨干5人以上,区级学科带头人、优青10名以上。同时培养校级骨干教师30名以上;实现教师信息化应用普及率达到100%;要求任课教师全部达到大学本科学历,学校每年推荐教师报考硕士等,力争30%以上的中青年任课教师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

3、 进一步完善干部、教师管理制度

制定落实一系列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和制度,规范干部、教师的培养、使用、管理制度。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积极创造条件,消除引进学校急需人才的瓶颈,提高引进人员的质量。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创设适应所有教师的发展平台。同时,疏通教师有序、有效流动的渠道,促进教师队伍良性发展。规范干部的考核、选拔、任用制度,加强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

三、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规范管理

校长室全面负责全校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教师群体建设的全过程领导,营造浓厚的氛围,提升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今后五年中,将把师资队伍建设置于增强学校内涵建设和核心竞争力、全面完成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战略步骤的地位来对待。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接受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具体指导,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决策和管理,教务处负责执行和实施,其他科室积极配合,搞好培训模式、课程方案、管理办法的研究,搞好咨询、指导、服务、评估、反馈,切实提高培训实效。

2、坚持能力本位,按需培训

加强师德修养,着眼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努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传统文化底蕴;大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在培训工作中要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体现能力本位,按需培训、讲究实效,加强自学读书、网上学习、案例分析、教育教学调研、课堂教学实践等自主学习环节,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促进教师学习方式的改变,构建研修相结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培训新模式。教师可以自我选择,或学校推荐,参加各级有关培训机构或高等学校的培训和学历提高进修。

3、突出“骨干教师”培养,实施“名师工程”和 “青蓝工程”。

鼓励支持教师进行学历进修、提高进修,采取在职自修、离职培训、兼职研修、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等办法对教师进行培养。开展校内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比活动,大力宣传名师的事迹,提升学校形象工程。把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放在师资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建设和发展一支我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组织课题研究和攻关,逐步形成教育实践、教育科研、师资培训的合力,提升学校学术研究层次。

实施“名师工程”的具体方法是:

(1)为名师创造干事业的环境。邀请专家来校讲学,并送出去培训,为名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供条件,为名师进行课题研究和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提供机遇,让名师的教育、教学、教研成果有展示和推广的平台。

(2)定期出教师论文集,为在教研上卓有成效的教师出论文专集,为实验课题出成果集,让名师有事业可干,能干出成绩,出了成绩能获得奖励。

(3)定期评选表彰一批骨干教师、教师。

(4)学校教学研究领导小组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教研水平、教学效益进行评价,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

所谓青蓝工程,是指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其主要方法为每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安排一名指导教师,签书面协议,制定培训指导计划,对教育教学进行全程指导,为青年教师压担子,壮胆子,指路子,做样子,出点子,使青年教师“一年学徒,二年上路,三年合格,五年成骨干”,让他们能够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4、 健全激励机制,增强教师内驱力

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完善学校聘用教师的机制。学校实行分管校长、中层干部年级负责制,并以适当方式选聘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共同构成年级集中管理领导小组并赋予选聘任课教师、全面管理教学班事宜的权限,同时规定相应的义务,并制定选聘、管理、考核、奖励等一系列相关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互动性和团结合作精神。

南京市第十四中学校长寄语:

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发现和培养学生潜在素质的过程。每个学校生源不同,学生潜在的优势千差万别,发现和培养的途经自然应该因校而异、因人而异,千姿百态。因此,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不能简单拷贝的,惟有找到适合本校的独特道路,学校的发展才会驶上快车道。

我校提出“潜质教育”的办学理念,是在认真回顾、反思、总结近60年办学历史后提出的,既继承传统又面对现实,符合因材施教和多元智能的理论。学生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与文化成绩直接相关的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备受重视,而其它如运动、艺术、交际等智能却常常被轻视。其实,各种智能都是可贵的,把握一点重点打造,培养出来的人才都将是国家的宝贝。

袁隆平研究水稻杂交,成就无人能敌,对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举世无双;而姚明、刘翔都未接受正规的大学教育,但二人杰出的运动成绩,同样振奋了民族精神,扩大了中国的影响,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姚明、刘翔与袁隆平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教育在变化,我们的观念确实也需要与时俱进。每个学生都是一座富矿,有待我们去发掘。教师要学会发现差异,培养特长。

2006届毕业生曹剑,2007届郝翔,文化成绩平平,但有良好的运动天赋,老师们发现并重点培养,都成了国家一级运动员,在全国和江苏省比赛中成绩突出,分别特招进了河海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这难道不给我们诸多启发吗?高举“潜质”教育大旗,走“错位竞争、特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全面发展、艺体见长”的培养目标,把十四中建设成为南京、浦口的三星级特色高中,这就是我们的共同愿景。

理念先进、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愿景共同,需要的就是我们努力奋斗了。跨江发展是千载难逢的机遇,生逢盛世,机遇在前,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把握机遇,战胜困难,就一定能实现既定目标。

免责声明:
此页是<南京市第十四中学>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网站资料
网站名称: 南京市第十四中学
网站栏目: 网站简介 网站链接
网站链接: www.nj14z.cn
收录查询: [百度收录] [360收录] [搜狗收录] [必应收录] [谷歌收录]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电脑版
本页链接: https://wang30461.honpu.com/